老板不是合格的产品经理,做不好后视镜导航

  • 2015-12-11 17:59
  • 来源:CarCAV.com
  • 作者:卖鱼老头
  • 责任编辑:CarCAV
    原以为后视镜导航是个好风口,一年过去了,这个风口并不是个广口瓶,开口大,风吹吹就起来了。相反却像是做化学实验的细口瓶,把众多厂家吹到了瓶口,想出去难,跌下去难受。

    后视镜热,让一帮做市场推广的、跑销售的以及很多业内外企业都一窝蜂上后视镜项目,各种镜子漫天飞舞。对产品不熟悉,不了解生产制造,更不了解车载电子产品的使用环境,纯依靠代加工出来的产品,贴个牌子就敢到处吆喝。这样的产品难有出精品的可能,压根不会有老板对于做好这个产品所倾注的心血,更看不到老板对于产品未来规划的,有的只是希望产品大卖,狠赚一把的投机心态。经过一年检验,市场已经对这种心态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可以说,后视镜市场符合上述特征的牌子基本没有做得好的,与之对应的,还有少部分厂家产品能有创新,市场进入良性循环,正在从后视镜行业脱颖而出,原因是什么呢?

    前段时间有篇分析国内智能硬件创业者的文章,指出他们最大的软肋就是绝大部分不懂生产制造。做后视镜也一样,需要有品质控制的能力,搞定供应链,熟悉生产制造。

    虽然同样是依靠方案公司,有些厂家的老板们对于方案的选择会有自己的理解,既基于对市场的判断,同时依据过往做车载产品的经验。做好细节、保持品质的稳定才是根本。同样是核心板,采用什么样的元器件,怎么处理好各个模块的干扰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收星模块,等等,这些都是有讲究的。采用什么样的外壳可以经受夏季高温的考验,散热孔如何设计才有利于内部散热,这都是有说法的。至于支架,这个后视镜专用化程度最高的东西,采用低成本的,还是高成本的,是自己开私模,还是采用现成的公模,全在于老板对产品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老板对于后视镜产品发展趋势的把握,能快速迭代产品,不断对产品形态进行创新,抓住经销商求新的心理,实现市场的良性发展。曾经看到某个熟悉的后视镜厂家,光后视镜支架就自己开模做几十款,产品短短一年已经从一款变成三款,其中大屏后视镜行业首发,实现了对某家后视镜大屏的弯道超车。

    大行业,譬如手机,可以依靠老板超强的资本运作能力,来驱动人力资源的聚合,梳理技术方案、供应物料与制造的体系,相对成功的如小米,失败的如以情怀著称的锤子手机,发布时风光无限,结果还是栽了大跟头,事实证明教英语的不是那么容易搞定供应链和制造。

    后视镜,小行业,基本都是老板自己投入,少部分依靠融了一点资金来做,这样的现实条件下,老板一定是后视镜项目最大的驱动力。可以不会画电路板,不懂写代码,也设计不了UI,但一定要能理解这些所呈现的最终结果,从测试的角度找出产品的BUG,从用户使用的角度提出很多修改意见并改进,有不惜工本做好产品的心态,同时对产品的发展趋势有很好的把握。所以做好后视镜,老板必须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

更多推荐阅读:后视镜导航进化史,哪个才是进化史中的结晶
更多讨论请点击:http://bbs.carcav.com/read-htm-tid-1006280.html
      本网所有内容,未经注明,版权一律归中国汽车影音网(CarCAV.com)所有
      欢迎转载或引用本网所载内容,但请注明来源于CarCAV.com,否则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分隔线----------------------------
    中国汽车影音网微信公众号

    改装案例库进入>>

    附近专业改装店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