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已在跨学科沃土中茁壮成长,在维基上有那么一个笼统的定义:一门研究系统和人类关系的学问。不过很明显的一个现象是,如果将这个定义迁移到车内,人机交互很容易因电子技术的兴起,被狭义为人和车载系统、汽车中控系统、汽车仪表盘系统等车内表面的互动。
细化一个定义的方式,就是为它赋予时代意义。变革呈指数增长的今天,车不再被圈定于本地化属性的框架之中。与人相关的系统,也从驾驶员眼前的一小片区域突围,因为联网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在范畴和深度上都有了更加丰富的延伸。6月8日梅花网主办的2015智能汽车交互设计论坛在中央美术学院落幕,笔者试图从每位讲者的信息碎片中,拼凑出未来车世纪中人机交互的全新含义。
只看电子屏,便不见森林
聊起人机交互,请你将视域从车机屏开始扩大,放大到面前整个仪表和中控区域,再扩展到座椅门板和天窗等汽车内饰。但是还不够,你忘了车外的车灯、车漆和轮毂等等。当你身处不同使用场景,整辆车都是一个交互界面。
这种范围扩大会随着车联网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当V2X技术渐渐深入人心,车企首先要面对的,是确保车辆要成为车内和车外相互连接的巨大媒介。整车内外均受车辆CPU控制,成为人类与车辆、车辆与外界交换信息的表面。
博泰设计总监孙震就在现场抛出这么一个观点,未来汽车的交互设计趋势,会跨越内外饰的区分。车身外部与环境互动的要求被唤醒,典型一例是奔驰自动驾驶汽车F105,可以用光照系统将虚拟的斑马线投射到前方道路上,同时通过外置扬声器告知行人“请先行”。
目前可利用的,还有车体材料等众多车外表面,比如博泰Project N使用了具有体感技术的车体介质。这种变化要求人们丢掉对人机交互的老派认识,也让设计师变得精通技术,工程师深谙美学。
带进车内的行为习惯
那些在车内搭载人们日常操控习惯的交互,都很sweet。因为这些习惯会跟随人被带入车内,比如语音交互,比如手势控制、眼神操控等等。眼神控制受限于识别精度,要不要进车还是个争议话题。但语音控制已是公认的,减少触控式分心的可替代方式。
但是别忘了你每天使用频率最高的手机,以及随之而生的连接方案Mirrorlink。目前看来,这种互联方案妥帖安抚了使用者的APP焦虑,但在人机交互上要考虑的也就更多:其一是两屏系统的兼容,其二是车机端适应。
手机端安卓、iOS,车机端Carplay、Android auto……,连不上、老死机或者不能用?在车内场景果断差评。博世手机互联中国区负责人刘晓贝介绍,这种情况必须做到连结方案对车机的装配要求是最低的,便于尽快集成,确保不管用户用哪款手机,车搭载了哪款车机系统,都能保持体验一致。
对于第二点,映射比例适宜、页面简洁、字体易读、交互层级最小化这种老生常态暂不多表,但真正上心做好的企业也不多。刘晓贝分享的是两个案例,阐释了比较典型的“减法”思维。在博世My Spin中,考拉FM车机APP,除了常用的三个按钮选项,其余不常用类项用一个“其他”标签打包。豆瓣车机端割舍了换电台功能,因为调查发现,用户常听的也就红心和私人电台。
给冷冰冰的钢铁加点温度
未来车内芯片要比手机和电脑芯片强大很多。体格庞大的汽车如果拥有强大头脑,也能成功晋级一位伙伴,而且关怀温柔熨帖。刘晓贝介绍的人机交互第三阶段里,未来车辆就能识别人们心情,然后智能推送歌曲风格。
这个功能我们在博泰Project N的身上也看到了应用。
上海车展上,博泰集团CEO沈晖坐进驾驶舱后,声控启动车辆,车辆会自动分析司机的当前身体状况,并由此推荐相关饮食列表。在选中餐厅后,直接规划最优行线路,发送美食折扣。
对于驾驶过程,我们也能畅想另一种陪伴。在博世播放的一则人车语音交互案例中,人与机器的对话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口语表达更像是朋友间的俏皮对话,而一连串语音指令发送,就像你来我往间顺手递东西一样随意。
包括未来车辆实现自动驾驶,也可以增设一个合适的提醒方式,向车内乘客提供行驶状态反馈。信息的提前预支可以打消交出方向盘后的顾虑,在这项技术普及之初,帮助人与车之间建立一种信任和感情。这种关系一旦建立,就会为未来的人机交互体验持续加分。
准备好迎接全新的“汽车”形态
大多数情况下,车企按照已有的产品矩阵,已经自建了一整套完整的工艺流水线。整个车辆的制造过程已有既定框架。因此,哪怕设计师心中有了一套完美无比的方案,现有条件下可以做出的交互改动空间也极小。如果人机交互设计想在这个基础上有所突破,就会面临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
暂且不论思路的对错,或许只有那些掌握了设计研发到制造生产整个过程,涌入造车大潮的互联网公司,才有机会实现。他们一开始就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入手,按照设计师规划好的成品样式,在每个步骤敲打磨合,做出符合预想的HMI成品,而这其中还未考虑的,是技术在车上的整合难度和未来的量产难度。
不过,成本制约作用尚不明显的设计学院中,你或许会有更多机会讨论符合未来趋势的人机交互。这些设计师有机会用单纯解决用户痛点的初衷,绘制车辆的模样。人机交互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被抽象成为了“人类从A点到B点的舒适通勤”。
中西两位教授对用户体验的定义不谋而合,简而言之是一个“使用体验+对未来交通刚性需求体验”的整体集合。美国Art Center of College of Design 的Bumsuk Lim教授介绍的交通变迁历史中,19世纪的人们没有盼来一辆更快的马车,而迎接了一辆金属外壳的家伙。央美交互体验设计专家费俊老师展示的视频里,尽是马斯克超级高铁计划和巨大的载人飞行器这样颠覆式的交通方式。
这些都是小标题中为汽车加上引号的原因——适合人类出行的方式变迁中,汽车很可能会成为博物馆里的展品。未来汽车或将灭亡,人类会更换另一种出行工具。也许你会质疑,视频中产品的普及上门槛不低。但概念产品的设计意义,不就是让人们看到一种改善的可能么?
推荐阅读:
互联网+汽车后市场 这里的大数据谁能玩?
更多讨论请点击:
http://bbs.carcav.com/read-htm-tid-984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