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好帮手,实现人车和谐生活的远大梦想
- 2015-07-23 14:57
- 来源:CarCAV.com
- 作者:卖鱼老头
- 责任编辑:CarCAV振勇
互联网+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改变甚至颠覆传统行业,它提出的跨界融合、创新驱动、开放生态、尊重人性等观念无不一一戳中传统产业的要害。互联网+汽车,正在围绕这些概念进行这颠覆性的变革,车联网、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等正在从梦想走进现实。特别是汽车智能化,基于联网、交互与体验基础上的车载应用系统设计,已经成为汽车前后装企业们追逐的远大目标。
好帮手融合互联网+思维,在2014年底提出了理想车生活的概念,从专注单一产品功能层面上升到对人的呵护,从人与车的角度来分析、挖掘车载应用,把人在车内空间的需求看成一个综合、立体的行为,打造专人专用的车载应用系统,受到汽车前后装的高度关注。
2005年到2014年,差不多十年是国内汽车消费蓬勃发展的黄金期,同时也是国内车载电子产品与市场的高速发展期。这一阶段的车载电子产品的功能设计重心是车,满足的是车的需求,很多单一功能性的产品被不断推出,极大地丰富了后装车载电子市场。但这样的产品容易被复制,最终导致激烈的竞争,价格战让企业、行业都很受伤。
所以,需要摆脱对单一产品的束缚,从更高的视角、层级来看待车载及其应用。
事实上,从国内汽车消费的走势来看,同样支撑着这种判断。根据乘联会的统计,2015年上半年轿车市场累计销量583.1万辆,同比下滑6.3%,而同期SUV市场和MPV市场的销量分别为182.8万辆和86.2万辆,同比增幅分别为48%和17.4%。从轿车的下滑,MPV、SUV等大空间车型的销量大幅增长来看,这能不能给车载电子的厂家们一些启发呢?
国内汽车销量和保有量为后装留下的发展空间巨大,用户对车载电子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创新的空间看起来更加宽泛,但是却呈现碎片化。从最近这两年流行的车载电子产品来看,这样的趋势越发明显。这种基于功能创新产品可以满足一家小企业的发展需求,但是对于好帮手这样的企业来说,关注的应该是车载的用户,而不是像填缝隙一样满足用户单一功能的需求,这样做,永远都只能被动地迎合车载电子市场的发展,陷入追功能、追产品热点的尴尬循环当中。
不难推断出,汽车消费正在呈现初次消费过渡到二次消费,消费者对汽车的定位从工具性用车到享受性用车转变,汽车的大空间、运动性能成为关注焦点,这些用户用车目的不再仅仅是商务或上班,自驾、休闲、郊游等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庞大SUV、MPV群体的崛起,他们对车载电子的需求一定不是简单的功能性诉求,而是有多种应用的组合,有导航性的、安全性的、娱乐性的等等,这些需求一定不是孤立存在,一定是包含在某种融合交互、在线(网络)的空间里,能给车内各个成员带来全身心的体验,这是好帮手需要去满足的。
无独有偶,国内蒸蒸日上的长安汽车,2015年
上海车展上一款全新MPV搭载的是好帮手多屏互联系统,其设计理念就是多屏、互联,多功能组合,以系统性融合为核心,突显体验的畅快、极致,第一次实现了前后装的共鸣。
好帮手多屏互联
毫无疑问,汽车已经成为人的第二空间。在第一空间里——家,已经有智能家居的试验。围绕汽车,好帮手正在致力于打造充满智能的理想车生活空间。
当进入车内之前,车内空调已经开启,并调整到了最佳温度。发动汽车,车载系统随之启动,导航透过服务后台或语音方式予以开启。如果不需要导航,在线的音乐将根据车主过去留存下来的听音习惯,自动搜索选取他喜欢听的音乐,甚至能判断用户此时的心情来精心推送。行车过程中,行车记录仪是开启的,并伴有行车辅助功能ADAS,时刻警醒用户开车的专注心。此时的后排,打开耳机,看看10寸头枕屏上播放的大片,时不时还能与前排进行个互动。
这就是好帮手理想车生活基于车内空间打造的智能云系统,上面的描述仅仅是进展的一小步。正如家里一样,车内的需求依然远未满足。但如果还是按照推功能性产品的发展路径,如前文所说将陷入死胡同。必须要把人、车结合起来,各种应用是有机融合在一个系统里的,这个系统是智能的、开放的,给人的体验充满惊喜、超乎想象。
推荐阅读:
卡仕达云悦导航评测 无所不在的细节考量
更多讨论请点击:
http://bbs.carcav.com/read-htm-tid-988805.html
本网所有内容,未经注明,版权一律归中国汽车影音网(CarCAV.com)所有
欢迎转载或引用本网所载内容,但请注明来源于CarCAV.com,否则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