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Waze新人笑,不见Latitude旧人哭。收购Waze不到一个月,谷歌就发布了新版地图应用。新应用的升级包括:新增一键浏览功能、升级导航功能以及整合Zagat的商家评论功能等。与Waze类似,能让用户获取实时路况信息,如交通事故等,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供替代路线供用户选择。同时,谷歌还宣布将于8月9日关闭社交地理位置分享服务Latitude,新版地图应用将不再兼容“签到”功能。此外,离线地图功能也将一并被关闭。
消息一出,很多圈里的朋友们扼腕叹息。曾经领风气之先的Latitude和签到模式,就这么被默默拍死在沙滩上。只留下Foursquare带着希望成为电子版的Stamp Card的梦想继续前行。可惜消费者(消费者和用户是不一样的)除了对Foursquare 的发现和搜索功能不是特别的买帐之外,对在Foursquare上团购也不是很有热情。整个产品进入了一种"慢慢熬",拼运营的状态。从这一点来看,如果美国市场也有人提O2O这个概念的话,那么他们也在对Offline这一环节焦头烂额,不知所措。
这种煎熬的感觉,中国市场甚至比美国市场还要早来几个月。中国市场的签到模式早就尸横遍野死了不知道多少波。那些被豆瓣慢产品案例灌输了一脑子屎的兄弟们,带着产品忠诚度和用户积累了数据就不会离开的幻想,领着“能够理解和信任PM”的老板和团队,一起被冲进了市场的阴沟里。这并不是任何人的错,这是因为整个市场在变化,这种变化如如此的快速和猛烈,不得不促使着你时时刻刻做出选择,你是要成为一个平台级别的产品,还是一个小众的垂直市场产品?很显然谷歌地图做出了选择,可惜他的选项中没有Latitude。但是很多中国市场的兄弟们还在面对着难题苦苦纠结,不能放下。
这是一张我在2012年反复提及的图片,并且也在年初发表的文章中使用。今天再次拿来是为了说明一下几个问题。
很多产品经理是无法区分消费者和用户之间的差别的。有些PM,是用户体验的大师,可以做出最美的产品,但是在产品商业化的问题上,往往会以“你破坏了我的用户体验”为由,与商业化思路拼个你死我活。其实很多用户他用你的产品,不见得就会对你产生商业价值。对你产生商业价值的用户才能叫消费者,不能产生商业价值的用户,都只是运营数据而已。对极致产品体验的追求而放弃产品商业化的玩儿,只在传统互联网那种轻资产的环境下才能玩儿,一个产品几年不盈利,充其量对于公司来说只是增加了几个人工和服务器带宽的成本而已。但是进入到了O2O领域,面对整个中国实体经济数字化基础薄弱的现状,多数产品都被迫被拖入了线下,玩儿地推发传单,变成了一个非常消耗人民币的事情,烧钱烧一年你试试?
2010年,类Foursquare应用火的一塌糊涂,前有上海的玩转四方和北京的街旁南北对持(街旁在上海和香港也有办公室,但是主要运营团队在北京),后有珍爱网的李松做的“嘀咕”和上海盛大推出的“切客”半路杀出,产品UI漂亮,用户体验逻辑流畅。在2010年乃至2011年智能机处于高价位正在一线城市快速替代传统功能机的早期发展的阶段,获取了大量的优质用户。这部分优质用户,是互联网上最活跃的一批用户,他们不但最早在智能机兴起早期就开始使用智能机,也最早使用几乎所有的互联网新产品。
他们是位于生产时代中的用户,强烈的渴望着在他们空白的手机上塞进与众不同的应用。这些用户会带给产品经理“发现新大陆”的快感,并且伴随着整个团队一同迈入了“产品时代”。但是,很多产品的演进却在这个阶段戛然而止,从刚才我们提到的那几个突出的产品身上,就能看到缩影。
“玩转四方”在2012上半年渐渐减慢了更新的速度并最终不声不响的消失了。“街旁”开始不再强调签到的绝对核心价值,更多尝试用户的“发现”和鼓励UGC,并为此建立了地点相册和推出照片滤镜功能。“嘀咕”则彻底放弃了签到概念,飞到九霄云外搞团购。“切客”在经历了一次典型的盛大式的内部震荡后,砍掉了之前的产品亮点AR,挂掉了产品团购,开始为盛大的支付产品”盛付通“导流量促推广,甘当垫脚石。
微观来讲,每个产品都有每个产品改变的理由,但是宏观来讲,当我们站在2013年Q3伊始回望那个时期,我们不仅发现,这些转变的发生是如此的一致。这给了我们一个宏观的视角,这就是“渠道时代“的到来。
智能机的普及,由一线城市快速进入了二线城市,由安卓机带领的价格大崩盘迅速把硬件门槛降低到了2000元以下。大众市场开启了,真正的小白用户涌入了我们的产品。整个产品属性迅速由为前期“极客市场提供服务”转变为为“早期小白市场提供服务”。而整个市场的同质化非常严重,谁先有能力把产品推广到用户的面前,谁就是第一名。小白用户群体模仿现象严重、他们的需求、下载方式等等全部与“极客市场”截然相反。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谷歌市场在那里,也不知道苹果还有不越狱的情况。艺术品和工业品之前的区别,能适应这种改变的,会活下来,不能适应的,就只能留在画廊里。
不只是在产品理念上的差别,在运营上也有这样的问题。很多有幸拿到钱的团队,还带着传统的互联网思路,往产品里灌入海量用户,然后通过转化工具从中去捞取一部分有商业价值的用户。最经典的案例就是腾讯模式“基础免费,增值收费”。最经典的推广方式就是,电商那种海量打广告,把CPM转化成为ARPU的压迫式投放。把完全匿名的用户带到产品中,然后在试图通过产品内在逻辑为用户打上标签和属性,为其赋予商业价值。干这个事情最牛逼的莫过于2011年北京的“飘信”,它在产品上很有创意的提出通过地理围栏建立地理群的概念,类似于今天的陌陌群和手Q地理位置群。一番狂轰滥炸的广告之后渐渐沉寂。还有法国电信掏了一千万美金和第一视频搞了一个邻讯,把北京的广告代理商折腾个天翻地覆之后,竟然传出“团队归第一视频,品牌归法国电信”这样匪夷所思的结局。
究其根本,就是传统的广告模式很难再在地面推广上复制。原因很简单,你要获得的是消费者,而不单单只是用户。一百万个用户,顶不上一个消费者来得实在。如果不能产生价值,就很难支持这种广告模式的继续发展。这是一个最起码的常识。
Waze模式的兴起,是互联网地图生产模式代替传统地图生产的大势所趋,不是我们所能阻挡的。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总是不已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烧三炷香,至我们逝去的Latitude和那个令人神往的极客产品时代。
来源于:互联网官方微信开通 打开微信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