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许多高科技产品最初都是以军事目的开发应用,而后在民用领域大展宏图的,其中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就是一例。在美国,GPS自1970年代开发以来,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有24颗卫星、一个地面主控站、三个数据库维护站和五个监测站等基础设施组成的庞大民用商业服务体系。30年来,GPS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渗透到普通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的普及让人真正感受到了高科技时代世界之小,地理上“远在天边”在GPS中也是“近在眼前”。
目前,民用GPS产品种类很多,其中用于汽车导航系统是最为普及的应用之一。然而说到GPS,人们往往会把便利全都归功于这个系统本身,殊不知GPS提供的只是实现全球定位功能的技术平台,而定位的“内容”是系统正常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内容”数据存贮得越多越细,GPS就越神通。因此,一般情况下人们所说的GPS,实际上指的是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资源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最重要的“幕后英雄”便是数字地图,它通常由独立的服务商提供。
数字地图服务商的工作人员开着车走遍全国各地的每一个角落,将所有道路桥梁、餐馆、加油站、购物中心以及公园等信息输入数据库。有了这些细致入微的数据库后,GPS才得以发挥导航作用。当你驾车时发现油箱快空了,便可通过GPS找到最近的加油站;如果你饿了,GPS会根据你想吃哪类食品为你提供餐馆导航;如果你是集体出行,也不必担心与伙伴走失,GPS可以锁住彼此的方位。此外,GPS系统还可帮助选择使用或者避开收费公路......随着各服务商数据库的不断积累扩大,GPS提供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细,例如收听卫星广播、路段塞车提示绕行和进入有交管照相机区域等等。当然,数字地图的前提是城市规划部门将地面上从高速公路到城乡角落的每一条小道都要命名注册。因此,GPS服务是建立在宏大的基础系统工程之上的,任何一个环节工作不细致就会出现“瞎导”结果的出现。
进入讨论:http://www.carcav.com/bbs/dispbbs.asp?boardID=188&ID=136170&page=1
本文来源:CarCAV.com/bbs
[NextPage]
近年来,GPS在美国的应用日益普及。以纽约为例,目前,纽约市教育局和出租车管理局都已决定将全市的校车和出租车加装GPS系统。由于系统每8秒钟就刷新一次汽车的位置,管理当局可随时掌握相关车辆的运行情况,父母也可随时知道乘校车上下学的孩子的位置。今年9月,纽约还在一些公交车站设了GPS显示器,显示有关车辆的运行和到站信息。
有了GPS,对公车管理也带来了意外收获。许多政府部门给车辆加装GPS后,结果是不装不知道,一装吓一跳。仅纽约长岛一个小镇的政府部门给车辆加装GPS后,三个月内就节省了1.4万加仑的汽油。在其他各州的政府部门,通过GPS管理车辆也都有明显的业绩,因公车私用又不讲实话而被开除的大有人在。当然,这些部门表示,加装系统的目的并不仅在于监督工作人员,更主要的目的还在于把本应用于公益事业的运作维护得更好,例如对公交车、铲雪车、和垃圾车等,管理者需要随时掌握车辆的运作情况。
GPS除了被广泛地应用在机动车辆上之外,在其它方面的应用也日趋普及,例如带GPS的手机已开始流行,通话双方彼此在哪一目了然;带着它到陌生城市去旅行,只要下载当地的地图你就可随心所欲的畅游。此外,GPS系统还可以装在拐杖里、旅游鞋中、宠物身上甚至人的皮肤下。总之,在GPS的帮助下,没有什么再会失踪了。
进入讨论:http://www.carcav.com/bbs/dispbbs.asp?boardID=188&ID=136170&page=1
本文来源:CarCAV.com/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