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苹果iOS系统是否可以轻易的上车?

  • 2013-06-18 11:49
  • 来源:虎嗅
  • 作者:童济仁
  • 责任编辑:徐兰梅
iOS“上车”并不容易,为了iOS,汽车制造商需要从硬件到软件的一系列大变化,这些改变,对于保守的汽车制造商而言,意味着高昂的成本和漫长的时间。另外,两三年后,iPhone 和iOS系统还有多大的市场份额?谁也说不清楚。
    6月12日的WWDC大会上,苹果在介绍iOS in the Car这个环节上仅用了两分钟,相比无数人对iOS7新界面的吐槽,iOS系统“上车”这件事显然并不是这次大会的重点。但是很多汽车媒体却对iOS上车这件事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和热情,实话实说,目前汽车制造商提供的车载智能系统,绝大多数都是无法满足当前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苹果的iOS,真能改变这一切么?

 

汽车制造业:加个按钮也没那么简单

     一年前的6月19日,苹果在升级iOS6的时候,曾经发布了Siri的一个新功能“EYES FREE”,对于汽车制造商而言,这是一个非常简单而且温和的产品,通过蓝牙连接iPhone手机,系统操作层面的工作完全通过手机时间,汽车制造商只需要在车上增加一个按钮,便能实现通过蓝牙连接用户手机上Siri,操作用户手机的功能。但是,仅仅是在方向盘上“添加”这么一个“按钮”,从苹果升级iOS6到2013年3月通用汽车雪佛兰SPARK在日内瓦车展推出第一款搭载这个“按钮”的产品,反应最快的车企,也用了整整9个多月的时间;德国人的效率就更低了,在APP领域始终紧跟苹果步伐的宝马,最快也要在2014年才推出装备这一按钮的车型。增加一个按钮,需要让传统的汽车制造企业耗费1-2年的时间,这也许是苹果这样的高科技公司无法理解的。但在严谨的汽车制造业中,这就是事实。Siri的EYES FREE还不能算作是苹果深入涉足汽车制造商的合作,而仅仅可以看做是车企为了迎合客户对手机终端的需求,添加的一个蓝牙辅助操作功能,仅此而已。

    2012年6月苹果推出这项服务时,号称有九个品牌将加入,但目前,除了已经推出产品的通用汽车和计划于2014年推出匹配产品的宝马,其余7个品牌似乎还没有搞定增加按钮这件“小事儿”。科技公司的步子迈得永远比汽车公司更快。

车载多媒体不受厂商重视

     一年后的WWDC,苹果已经推出了针对汽车制造商的iOS in the Car,这次比增加按钮复杂得多,苹果需要汽车制造商在产品出厂时,将iOS软件装入车载多媒体系统中,并能够与iPhone 的iOS系统打通,驾驶者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可以直接控制车辆的“地图导航、播放音乐、收发信息、拨打电话”等功能,这相当于iOS系统直接成为汽车的操作系统,按照苹果的逻辑,整车制造商则变成了“硬件供应商”的角色。

    讽刺的是,目前没有一家汽车制造商把车车载多媒体系统作为核心竞争优势,但也没有任何一家汽车制造商愿意放弃这个系统的独特性和品牌属性。一部分车企甚至已经培育了客户的一些使用习惯和认可度,比如丰田的G-Book、通用的Onstar,福特的SYNC,凯迪拉克的CUE、宝马的iDrive,奥迪的MMI等等。

     由于汽车从概念设计到量产的“超长周期”,也导致了这些车载系统和硬件配置在设计阶段都是“非常超前”的,但等到4-5年后产品量产时,多数已经变成了毫无竞争优势的“老掉牙”产品,车载智能系统也成为车辆中“用户满意度”最低的配置之一。例如,凯迪拉克的CUE系统,设计开始阶段的时间是2008年,电子产品硬件的更迭速度太快了,设计师无法在2008年便预见到2013年的触控屏和硬件水平,而这个系统还需要在这个硬件基础上再服役至少3-5年,这是目前车载智能系统最大的劣势。

汽车厂商和苹果,未同窗,已异梦?

    相比之下,电子产品的硬件更迭速度非常快,2013年一部普通的智能手机,其处理器处理能力和内存水平要优于绝大多数2010年的笔记本电脑,这种硬件升级换代的周期,汽车制造商是无法实现的。增加一个按钮,反应最快的车企也需要九个月的时间,这就是苹果绕不开的“事实”。车载智能系统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导航、通讯和娱乐功能,它还包括一系列对车辆各种性能参数读取、显示、故障排查、车辆设置、防盗等一系列与汽车工程密切相关的软硬件匹配。从目前看,苹果想通过iOS系统的植入,达到控制车载系统的娱乐、通信、导航等辅助功能,但是车企真的会为苹果敞开这扇大门么?

     答案也许是否定的,尽管苹果在WWDC上宣称有12个品牌愿意加入。

    在这12个品牌中,我们没有找到大众、宝马、PSA、丰田等主流汽车集团旗下的任何品牌,参与iOS的品牌,实际上就是本田(含讴歌)、日产(含英菲尼迪)、现代起亚、通用(雪佛兰、欧宝),沃尔沃、捷豹、奔驰和法拉利。奔驰的加入让人颇感意外,因为不久前,奔驰才宣布未来四年内,使用Garmin公司的导航娱乐系统。日韩车企对iSO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和开放态度,是本次WWDC的一个新信息。本田、日产和现代起亚都将参与iOS in the car 的计划,也体现出多数日韩车企对车载智能系统的依赖,在苹果推出这一计划之前,日韩车企在车载智能系统领域,本身就处于相对劣势。

    雪佛兰和欧宝的加入,可以理解为通用汽车在车载智能系统的“Plan B”。在Onsatr市场培育多年,凯迪拉克大力推广CUE的情况下,通用把针对年轻客户的雪佛兰,已经困境重重的欧宝品牌拿来应用iOS,我们将其更多地理解为通用汽车多品牌差异化的营销策略,而非完全依赖或者导向iOS。沃尔沃、捷豹和法拉利的加入,可以看做是小众品牌在iOS系统上的大胆尝试,这几个品牌更愿意通过iOS去吸引潜在用户,增加产品卖点。另一方面,这几个品牌自身的车载智能系统做得都挺糟糕,加入iOS只会给自己的智能系统加分,弥补不足。

    不难发现,拥有较为成熟车载智能系统的车企,都未加入苹果的这一计划,尤其是那些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服务体系的车企,比如丰田的G-Book、福特的SYNC等。车企比苹果更看重的,是未来消费者在导航、车辆语音服务等方面的潜在价值和品牌依赖性,这也是汽车制造商在销售出车辆后,与用户建立紧密连接的最好方式,包括车辆后续的一系列服务提醒,增值服务等,都需要通过这个车载智能系统去实现,这不仅仅关乎车辆的安全、更关系到车企对用户的后续服务和持续影响。

苹果,还是自己干靠谱……

    从这一点上看,苹果想要在车辆中推广iOS系统,并借此机会渗透进汽车制造商领域,无异于“与虎谋皮”。尽管目前有12个品牌相应,但实际深入合作并付诸实施者,又能有几个?一年前答应装载Siri EYES FREE的九个品牌,如今除了雪佛兰和宝马之外,还有谁付诸实施?相比一年前的“装个按钮”,现在的iOS上车计划,后实施起来会更加艰难。也许,苹果自己心里也没数,所以在WWDC上仅仅用了两分钟,简单介绍了一下iOS in the car 的功能,并没有深入展开这一话题。

    iOS“上车”并不容易,为了iOS,汽车制造商需要从硬件到软件的一系列大变化,这些改变,对于保守的汽车制造商而言,意味着高昂的成本和漫长的时间。另外,两三年后,iPhone 和iOS系统还有多大的市场份额?谁也说不清楚。IT产业的竞争速度和格局变化太快,按照目前汽车制造商的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还没有几个厂商,敢把赌注全部压在iOS身上。也许,对于苹果而言,iOS上车的“最佳”捷径,还是收购或者成立一家汽车制造商,自己生产iOS Car吧。

推荐阅读:后宫甄嬛传争斗之360度全景泊车影像

更多讨论请点击:http://bbs.carcav.com/read-htm-tid-858267.html
官方微信开通

打开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

      本网所有内容,未经注明,版权一律归中国汽车影音网(CarCAV.com)所有
      欢迎转载或引用本网所载内容,但请注明来源于CarCAV.com,否则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