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产业链分析,ADAS需先行(4)

  • 2016-03-18 11:20
  • 来源:东软汽车主动安全
  • 作者:长城证券
  • 责任编辑:CarCAV振勇


◆ 人口老龄化增强对ADAS依赖: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以及主要发达家普遍面临的问题。随着年龄增加,人们的视觉、听觉和行动能力逐渐下降,这无疑增加了驾驶车辆的危险性。且当前城市内交通状况复杂拥堵,需要更多精力投入,这无疑对老年人驾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ADAS系统能提升汽车自动化和安全水平,其普及是符合人口老龄化趋势需求。





2.5 国内ADAS市场规模预测
◆ 相关假设
为了估算方便,假设国内商用车和乘用车ADAS渗透率相同,单车ADAS系统成本一致。
2016-2020年,我国汽车(商用车+乘用车)复合增长率5%。
2015年,我国L1+L2车型占新销售比例5% ,L1占3%,L2占2%,2020年L1+L2占比40%(参照中国智能制造2025 50%的目标,保守估计),其中L1为30%,L2为20%。
参考高盛、波士顿咨询,L1阶段单车ADAS成本为490美元(约3200RMB),L2阶段单车ADAS成本为1650美元(约 11000RMB),并假设5年内价格保持稳定。

◆ 保守估计2020我国ADAS系统市场规模在700-800亿,年均复合增长约60%。


3. ADAS产业发展逻辑
3.1 ADAS产业链梳理
◆ ADAS系统的组成:ADAS系统由三个模块构成,感知层、认知与判断层。感知层硬件包括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认知与判断层涉及算法、应用软件与芯片,执行部分则对应电子刹车、电子助力转向、电子车身稳定系统等。



感知层:ADAS系统通过传感器探测汽车周围的环境信息,为其他两个功能模块提供信息支持。传感器是知部分的核心,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1)主动式传感器:通过处理自身发出和返回的信号来感知环境,是一种直接获取测量数据的方式。雷达属于典型的主动式传感器,通过发出和收回电磁波对物体的速度和距离进行测量。优势是这类传感器不需要复杂的处理算法,对计算资源占用比较少。弱势是容易被干扰,对物体外形识别能力弱。汽车用主动式传感器又细分为毫米波雷达(短距、中长)、超声波雷达、 主动红外传感器和激光雷达。各具优劣势,用途各异。

2)被动式传感器:通过采集障碍物自身发出的或者反射的光信号,由此感知汽周围环境信息。摄像头等视觉类传感器就是典型的被动式传感器。优势是摄像头成本低,且在物体外形识别上优势明显。弱势是这类传感器对所采集的光学信号需要进行复杂的运算处理,转换为汽车和用户能够识别的信号。运算量大,对车载处理器的性能要求较高。







推荐阅读:越来越被注重的主动安全 2016年ADAS走势分析
更多讨论请点击:http://bbs.carcav.com/read-htm-tid-1014981.html

    本网所有内容,未经注明,版权一律归中国汽车影音网(CarCAV.com)所有
    欢迎转载或引用本网所载内容,但请注明来源于CarCAV.com,否则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分隔线----------------------------
中国汽车影音网微信公众号

改装案例库进入>>

附近专业改装店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