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PND导航产业的现状与明天

  • 2008-09-02 15:36
  • 来源:carcav.com
  • 作者:阿晨
  • 责任编辑:CarCAV编辑
中国的导航产业从2005年的起步经过2006年和2007年急速发展之后,在2008年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业内人士预计2008年中国PND的销量将超过300万台,其整体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以导航为核心的功能多样化为产品增值;二是通过加入

      中国的导航产业从2005年的起步经过2006年和2007年急速发展之后,在2008年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业内人士预计2008年中国PND的销量将超过300万台,其整体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以导航为核心的功能多样化为产品增值;二是通过加入服务和普及性的价格不断推大目标客户群。

PND产品从2005年的纯导航发展到2006年的多媒体功能标配,再到2007年广泛加入蓝牙、FM调频发射、倒车可视与游戏等功能,进入到2008年之后普遍推广的数字移动电视( CMMB)、GPRS、WI-FI、TMC等通讯娱乐功能,硬件厂家一直坚持不懈的尝试为产品增值进行研发。同时为了降低成本,方案公司不断推陈出新,从05年INTEL到06年三星到07年掌微2代再到08年掌微3代,成本直线下滑。目前3.5寸产品普遍的价位在800元以内,而4.3寸己从2008年初的2000元下降到1500元以下,如纽曼前期推出零售价格999元,一些采用了掌微方案的厂家批发价格已经到了500元左右,更有朗视通推出2.8寸的产品,售价不到500元,这样的价位对消费者可以说己经没有任何门槛。而这些还远远不够,PND似乎总是难以跳出有车一族专用的狭窄圈子,于是通过加入移动位置服务、安全服务、商务服务去扩大目标客户群的想法被部分实力厂商付诸为实践,未来的PND产品不仅服务于车主,同时也将服务于步行手持者和商务旅行者,而价格的持续下降也为该类产品的普及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在导航领域,目前两类热点产品形式毫无疑问是导航手机与PND,但这两种产品形式各具优势,互不替代,并都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手机具有很强的大众普及性。从2007年的数据统计来看,我国的手机用户达到5.47亿,手机普及率达到41.6%;而PND具有手机缺乏的专业性、尤其是在导航与娱乐功能上的表现远比手机要专业。而抢在奥运召开之前出台的CMMB的数字移动电视标准更是将这两种形式的导航产品推上一个新的台阶,经过了DAB、DVB-T、DMB-TH之后的中国数字移动电视才真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国内的PND硬件厂商也纷纷转入CMMB数字移动电视导航仪的新一轮商战之中,拥有自身独立研发实力的艾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是这一轮商战中的突围者,当国内众多厂商在2007年就开始花大力气研发与推广DVB-T与DMB-TH的产品时,其选择的是全面的市场调研和多方接触与分析,当今年许多同行还在对着自己DVB-T、DAB、DMB-TH的数字移动电视导航产品头痛和后悔不己时,艾娑己成功推出CMMB数字移动电视导航产品,占领了市场先机。

 

      作为导航的另外一大看点,就是智能交通的实施,由国家交通委员会和其他几家公司为主导,构建了以GPRS技术为核心,结合数字地图数据、以及路况交通信息的智能交通服务体系,并已经通过测试阶段,开始在国内各大城市试运行。GPRS与导航的整合可以说是为普及导航产品的最为有力的武器,在此之前,所有的导航产品都只能单向的接受讯息,有了GPRS之后就可以实现互动,实现讯息的互传,也就意味着,就算您是无车一族或自己不开车也可以通过运用导航产品中的GPRS功能享受各种便捷服务。艾娑在2007年就推出了三星平台的GPRS产品,将导航产品变成可以双向交流的通讯工具,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为了让客户有更多的选择,艾娑在2008年又新推出了基于掌微平台的GPRS产品,并在功能整合与创新使用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纵观导航在国内的发展道路,可谓是曲折而艰辛,但前景绝对是光明的。北斗、伽利略、以及升级后的GPS系统将给中国导航产业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改变。上游的核心供应商的发展速度也非常之迅猛,例如能兼容GPS与伽利略双系统的sirf  prima己应运而生,推广使用指日可待,国内首家导航芯片公司也进入正常运转阶段,而国内的地图也日趋详细、精准,由导航带来的享受与便利将被更为广泛的人群所体验。中国经济良好的前景将为导航产业在国内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成长条件,而2008的奥运会、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更将为这一产业在国内的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推动作用,让我们拭目以待中国导航产业的精彩表现吧!
进入讨论:http://bbs.carcav.com/dispbbs.asp?boardid=188&id=177182&page=1&star=1

官方微信开通

打开微信扫一扫

      本网所有内容,未经注明,版权一律归中国汽车影音网(CarCAV.com)所有
      欢迎转载或引用本网所载内容,但请注明来源于CarCAV.com,否则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分隔线----------------------------